国内岩棉行业或将走上全新发展道路
2013年08月28日 | 作者: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 | 阅读: 145145次
岩棉行业历经从盛夏到寒冬的考验,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岩棉企业增幅迅速,大企业的利润同比平均下降30%-50%,小企业更是举步艰难,朝不保夕。众多企业经营者表示,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今年下半年和明年将是岩棉行业的最寒时期,岩棉行业将全方位经历大洗牌过程。
但是,众多行业人士冷静分析,岩棉行业经历大洗牌过程,对行业发展却未必是坏事,有利于促进行业完善标准和规范,调整产业结构,提升技术指标,优化市场竞争体系,同时,进一步加强社会认知度。只不过,这段艰难的大洗牌过程,可能时间漫长,阵痛难耐,岩棉行业的领军企业要有抵御风浪,并引领行业的应对能力和社会责任。
保温材料大洗牌 岩棉将走上全新发展道路
岩棉企业家和行业领导专家,在岩棉行业正式跨入大洗牌的历史发展阶段,以业内权威媒体的专业态度和影响力,试图解开这个朝阳行业的困顿之惑,并通过大量分析和访谈找出解决之道,为行业渡过寒潮迎接朝阳助一臂之力。
2011年3月4日,公安部消防局在上海胶州路公寓“11·15”和沈阳皇朝万鑫大厦“2·3”大火之后,下发了《关于进一步明确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要求的通知》,通称公消(2011)“65号文”。
通知明确要求,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必须使用防火级别达到A级的不燃材料。通知一出,立即使原先并不被熟知的岩棉材料成为全社会焦点,岩棉行业进入了一个极为红火的阶段,全国各地的大小岩棉厂迅速上位。据官方统计,仅一年时间里,年产2万吨及以上产能在2012年全年约170万吨,至2013年前4个月产能竟然已达188万吨。
2012年12月3日,公安部消防局又下达《关于民用建筑外保温材料消防监督管理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称“350号文”,决定取消执行“65号文”。
一石激起千层浪,在短短两年多的时间里,岩棉行业可谓从盛夏直逼寒冬。今年上半年,整个岩棉行业经历了极为难熬的日子,这期间新建生产线的岩棉企业,甚至还来不及投产,就几近破产。而众多行业领军企业的经营者,亦对下半年和明年的岩棉市场不看好,认为未来一段时间的市场形势将更加吃紧。
在国家政策导向的大背景下,岩棉行业突遇寒潮的根本原因究竟在哪里?众多有实力的企业经营者和行业专家以相对客观的态度面对和反思,并乐观预测,寒潮过后,岩棉行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