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行业与学术动态

GE缔造航空百年传奇携手中国航空业齐共进

2019年10月30日 | 作者: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 | 阅读: 63

你知道吗?每两秒就有一架应用GE发动机技术的飞机腾空而起,每时每刻都有2200架GE/CFM发动机驱动的飞机载运着30万乘客在空中飞行。据统计,在当下全球民航,GE与其合资企业CFM有共计36000台发动机为客货机提供动力。而如此的“GE航空传奇”正是起步于100年前。

在前不久于上海GE中国科技园举办的GE航空集团成立100周年庆祝活动中,GE全球副总裁兼GE航空集团大中华区总裁向伟明表示:“GE航空集团的百年历程是不断开拓、锐意进取的一百年,也是与客户和合作伙伴精诚合作、风雨同程的一百年。百年的积累是GE航空人持续奋进的基石,也是精神力量的来源。秉承这些精神,我们将继续与中国航空业携手并进,以初心之志,续写下一个百年的辉煌。”
  百年航空无数传奇
  1919年,GE研发的涡轮增压器首次解决了飞机发动机在高海拔地区性能减弱的问题,在一台装有GE涡轮增压器的Liberty发动机驱动下,Lepere双翼飞机成功爬升至16000英尺的高度——标志着GE正式进入航空领域。
1919年7月12日,装有涡轮增压器的Liberty发动机在法国Lepere飞机上进行首飞,标志着GE正式进入航空领域。
  一百年来,GE航空引领了全球航空业的发展,也塑造了众多业内创举。比如,生产了美国第一台喷气发动机及世界第一台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CFM56*发动机成为航空史上首个实现10亿飞行小时的发动机家族;LEAP*发动机成为航空史上订单增长最快的发动机;还推出了世界上最大推力及最大尺寸的商用喷气发动机——GE9X。同时,GE航空集团也是首家将碳纤维复合材料风扇、CMC陶瓷基复合材料和增材制造技术应用于民用飞机零部件的企业,和首个获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认证的3D打印发动机部件的企业。

GE航空与中国最早的渊源可以追溯到GE航空传奇领导人纽曼(Gerhard Neumann)身上,上世纪三十年代,纽曼大学毕业之后来到香港,为德国在香港的飞机、发动机等做维护工作;二战爆发后,英国对德宣战,他作为德国人且工作涉及飞机发动机领域,便选择了离开香港到昆明。在昆明,纽曼结识了美国空军中国顾问团负责人陈纳德,参与到“飞虎队”的援华工作中,成为一名机械师。二战后,纽曼来到美国加入GE航空部门。40年代到50年代初,他领导GE研发人员发明了可调静子叶片(VSV)。他参与研发的J79发动机也是第一款安装VSV的发动机,安装了该发动机的F104战斗机,在飞行测试中达到了两倍音速的速度,这在当时的航空业几乎难以置信,甚至以为是测试的仪器出现问题。如今,在辛辛那提GE航空的总部,有一条以他名字命名的“纽曼路”,以纪念纽曼在GE的突出贡献。
  发动机全谱系创新
  尽管百年间,GE航空创造了无数奇迹,但他们并没有陶醉于过去的成绩,从2005至今,GE航空针对支线飞机、窄体机、宽体机以及大型宽体机都投入了新产品,实现了全谱系飞机发动机的更新,这种创新力和实力在全球发动机制造商中非常罕见。
  据了解,在支线飞机领域,国产ARJ21-700飞机采用了其CF34-10A发动机;窄体机737MAX、A320neo和国产大飞机C919均选择了LEAP发动机;高效宽体机是使用GEnx的主力,其中包括B787、乃至大型宽体机或超大型宽体机B747-8;目前,最新的B777X飞机选用了GE9X发动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