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材料科学哪家强?中国高校全面霸榜:50家机构43家来自中国
2019年12月18日 | 作者: 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 | 阅读: 168169次
12月12日出版的《自然》增刊“2019自然指数-材料科学”聚焦全球科研机构在材料学领域的高质量科研产出情况。
数据显示,中国已成为材料学领域一支强大的科研力量。
在纳入自然指数的82种高质量科研期刊中,2015~2018年材料科学论文产出增幅最快的50家机构有43家来自中国,并且前10位均为中国高校:中国科学院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南京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湖南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武汉大学和北京大学。
2015-2018年度全球材料科学产出增长最快的50家机构中,只有7家来自中国以外,分别是新加坡国立大学、瑞士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澳大利亚昆士兰科技大学、德国美因茨大学、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瑞士弗里堡大学、沙特阿拉伯阿卜杜拉国王科技大学。
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对自然指数材料科学论文的贡献不足美国的1/2,但在2018年首次超过了美国。
2018年,中国对自然指数材料学论文的贡献年增幅为15.8%,而美国下降了10.3%。
在十大材料科学国家中,5个国家(美国、德国、日本、英国和法国)的贡献值下降了0.9%(英国)到19.8%(法国)。
与此同时,2018年对自然指数材料学论文贡献最多的100家科研机构中,有35家为美国科研机构;中国居第二位,有34家机构上榜。
位居这100家科研机构前十的是: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清华大学、德国马普学会、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浙江大学、美国西北大学、北京大学和美国斯坦福大学。
增刊还显示了2018年各主要国家材料科学论文占其全部自然指数论文的权重情况。其中份额最高的为韩国和新加坡,均在40%以上;中国居第三位,所占份额为35%以上;美国略高于15%。
此外,增刊文章探讨了材料学研究的一些发展趋势。
例如,能源显然已成为材料学研究的热点,这尤其以高性能电池的研究为代表;在能源采集领域,原先的材料正有了新的用途,因为人们发现木头、棉花和纸张中的纤维素存在一种蜂窝结构,能从人体等低温来源中采集能量,这或许为未来智能手机等小型电子设备的供电带来了应用前景。